位于阆中桥楼乡老牛山东侧半山腰的贾家旮,有一座气势恢弘的修建于明代天启年间的贾氏宗祠 ,贾氏宗祠占地1200多平方米,宽30多米,进深40多米。祠堂依山就势,座西向东。正堂为单檐庑山顶结构,祠堂正前面有一高大牌楼,牌楼上方正中挂一道刻有“贾氏宗祠”的金字大匾,进山门有一个150余平方米的石板铺就的大坝,大坝两边是重檐硬山顶带走廊的横房,过大坝,上五级台阶,是五间通的正堂,正堂...
2016-10-20
贾坛故居“贾”氏大院贾氏后人贾明先生贾姓祖谱资料浙江义乌贾姓祠堂里至今仍挂着“武威”灯号 中华姓氏文化浩瀚渊深,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贾氏”一姓原本出自武威。日前根据多种史料记载,贾氏“望出武威郡”。翻开武威地方志亦可以看到,贾氏曾经是武威的名门望族,三国时期著名谋士贾诩,以及北魏的贾思伯、贾思同等人都是地地道道的武威人。 武威有九大姓 五凉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宋振...
2014-10-30
2024-07-15
由明洪武八年(1375),贾家来到神山,繁衍到五世,已成大户,再往后分为12甲,外迁到其他地方的也不在少数,有的地方甚至形成新的“贾家庄”。这么快的发展速度,以现代眼光看,不一定是什么“风水”在起作用。那么贾家到底还有什么秘诀呢? (一)以孝为本神山贾氏,历来以孝为本,认为“本立道生,可以为仁”。“在家在国,不外尊亲”。故而将“孝友”立为族谱“列传志传”之首。封建礼教认为,“不孝有三,无后为...
2024-03-14
公明始祖及历代列祖列宗在上: 时值夏历甲午秋,我中华各地贾姓族亲,不远千里,来到古贾国圣地,祭祀先人,继承精神。谨以香花酒果,敬奠于始祖及历代列祖列宗之灵。 其辞曰:一、颂公明始祖篇秋高万里,华宇开新。贾姓子孙,汇聚襄汾。和融亲情,缅怀先人。追根溯源,不忘祖恩。薄冰步履,吾辈心诚;今行祭祀,告慰英魂。贾姓一脉,源于黄帝。姬姓血缘,纯正芳馨;帝喾奠基,后稷传承;文王...
2024-03-14
北路梆子作为历朝历代晋北一带人们的精神滋养,曾经丰润了无数人的精神生活。有关唱北路梆子的名角自然是人们喜见乐议的关注对象。 曾经的贾桂林名震三晋,如今的贾粉桃大名鼎鼎。 一般而言,会唱的不会谱曲,会作曲的又不会唱,这既能谱曲,又会唱戏的人寥寥无几。而国家一级演员贾粉桃,就是既能唱戏,又能谱曲,她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十五届...
2024-03-14
雁门关内外,鸿雁翩翩,秋去春来,众志成城, 气节高尚,人所敬仰。金戈铁马,胡笳声咽,连绵的烽烟凝聚成慷慨豪迈悲壮的交响曲,回荡在朔风凛冽的山山水水之中。 北路梆子是山陕梆子的一支,以前只称“上路戏”或“大戏”,没有正名,无法探索,是与河北梆子血脉相连的亲姐妹,由于地域化及当地语言影响,逐渐风格和唱腔有了差异。遥想明代商贾在塞北与蒙古人开市,商人携艺人北上庆贺演出... |